家访总结

网站首页    政风建设    万名教师进社区    家访总结

2012-10-08

石浦中学九月家访总结

一次成功的家访,可以让老师与学生的心灵贴得更近,让师生之间的情感更亲;一次成功的家访,可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一次成功的家访,能够使许多学校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能够使教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家访有时不仅仅敲开了学生家的一扇门,更是敲开了这个家庭的希望。基于这样的理念,9月份,由校长、行政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家访团,分批次对初一学生进行了家访工作。一个班一个队伍,做到有针对性的家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次家访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同时也从中收获了很多。

首先,家长对于这样的家访还是很欢迎的,能够给予双方更充裕的时间来交流。我校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习惯欠佳。一些家长工作繁忙,很难抽出时间走进学校、走近老师了解自己子女在校的学习表现情况。家访为双方的交流沟通提供了一个平台,老师可以反映学生在校内的各种表现,家长也可以提供学生在家时的各种表现,两者相结合,能够找到更合理的教育方式,做到更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通过和家长的共同讨论而达成共鸣,找到最适合个体的教育方法。

其次,能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不能等同于在校外、在家庭的表现,很多学生身上都存在着两面性。家访能了解很多学校里无法了解的东西,能帮助老师认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老师拜访学生的家庭,能够真实的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在家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表现。这样全面了解了他们后,在今后的教育中,能更好地掌握他们的习惯和心理,以引导他们的行为,帮助学生尽快成长。

再次,老师与家长能建立相互信任的和谐的关系。家访给老师与家长真正面对面,走进他们的生活,坐下来聊聊他们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平台。于是比平时更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孩子的在校表现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对老师的信任度。很多家长对于老师的到访,很受感动,也很热情。虽然一杯开水很普通,家长的话语很朴实,但却能让人心中倍感温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家访快要结束时,一位学生认真地问:老师,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家访?作为家访者的我们听了真的很开心,一天的疲劳顿时全消,一切都值得了。

最后,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家庭,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触动和鼓励。此次家访的对象,有优等生、中等生,也有成绩尚不理想的后进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都不想做差生。在学生以往的观念中,叫家长、家访都是老师告状的行动。但是此次家访,我们不是抱着告状的心情而去的。我们和家长坐下来,耐心、细心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和经历,互相交换有效信息,针对学生自身特点,提出了较为适合的教育方式和学习建议。对于学生也都是鼓励有加。很多在场的学生多多少少都被触动到了。他会认为学校、班级、老师是重视他的,是认可他的。也许仅仅是老师的一次走访,一次鼓励的谈话,能给学生带来极大地学习的动力,我想这也是任何一个家访者都乐于看到的结果。

虽然此次家访活动使我们收获颇丰,但是不得不说,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家长的文化水平导致了教育方式的不恰当。很多家长从事着最基础的工作,辛苦而繁忙,再加上本身知识有限、耐心有限、精力有限,因此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存在很大问题。比如我们家访途中感受较深的一个个案:女儿作业不会做请教父亲,父亲没好气地说:我不会!你不会做就不要做了,留着明天给老师做。久而久之这名女生性格变得很内向,也不喜欢和爸爸交流了。我们整个家访途中她几乎没有说话,一个人坐在旁边看电视,也不参与我们的交谈。家长的方式有时可能会影响一个小孩的一生。

第二:家长不能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我们的绝大多数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我们走访的很多家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家里不是独生子女,父母一方面可能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较小的孩子身上。另外,为了谋生的需要,有些学生的父母工作地在上海,或者在远离居住地的其它镇或村,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很多时候是孩子一个人在家或是和爷爷奶奶在家。再加上有些孩子的自觉性不够,久而久之在学习上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等家长意识到想插手的时候,已经很严重了。每当听到这种情况,我们都是很认真的建议家长能够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在子女身边,以督促其学习。

通过本次家访,让我们深深地领悟到:只有家访,教师才能够更真实,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及背景,更好地把握学生个性特征和学习动态的培养,能及时地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或者监护人;只有家访,学校教育才算完整;只有家访才能够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紧密配合下,顺利健康地成长。

石浦中学德育处

2012-9-30


2019年10月9日 11:20
浏览量:0
当前位置:
栏目导航